情景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陳春雷
語文教學中,教師如果只是憑著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感受將知識灌輸給學生,他顯然忽略了學生的感受,它不能完全替代學生的主動性。情景教學顯得越來越重要。老師應根據(jù)教學需要,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情意,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品德等方面都有所發(fā)展。
情景教學的關鍵是設置情景。在語文教學中,巧設情景,妙用情景。不權會讓學生深入透徹地掌握文中的知識點,而且也會給他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品德教育效果。那么如何創(chuàng)設情景,如何合理、適當?shù)倪\用情景來激發(fā)學習興趣,增進學習效果呢?在實際教學中有很多方法,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通過對作者和寫作背景的介紹,激發(fā)學生興趣
文由心生,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人格魅力及其獨有的人生感悟甚至是對時代的某些獨特感悟都會灌注到他的作品里面。因此,學習一篇課文,就是和一位思想豐富的偉大人物對話。這種對話貫穿著對學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尤其是課文作者的奮斗精神、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品德培養(yǎng)起著很大的示范作用。
通過對課文作者和寫作背景的介紹設計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情意,不能只局限在講解課文之前,而應該貫穿課文講解的整個過程之中。一般的教學過程是在講課文之前對課文作者及寫作背景做一些,然后進行課文學習。
二、聯(lián)系生活再現(xiàn)課文場景
語文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即是生活。將文與生活隔絕,最習題集導致了課堂上呈現(xiàn)出沒完沒了的單調重復和死氣沉沉的局面。聯(lián)系生活再現(xiàn)語文場景,就是捕捉生活中與課文內容相符的情景,以之來渲染氣氛,在相似的類比中感覺課文的符號形象,使課文內容更加形象,更加感性。
三、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踐化教學
學生在學了教材以后,即使能夠把握課文的知識要點,但是,由于年齡小和社會人生經驗缺乏等原因,他們不能完全透徹地理解作者的觀點,更要說是去進行再思考和創(chuàng)新了。因此,在這個時候就需要將語文實踐化,尤其是對一些情節(jié)緊湊、人物鮮明的記敘類文章;知識性強、操作性強的文章;與學生現(xiàn)有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文章。這就需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以教材為藍本,促進學生從教材內容中去把握,從具體生活中去體驗,養(yǎng)成學生主動實踐、體驗生活和總結生活的習慣,讓他們在實踐過程中獲得了體會,才能使他們與教材進一步整合,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對教材的認同,甚至再創(chuàng)新。
四、通過思維與想象,進行猜讀教學
文言文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文言文的教學過程離不開猜讀法。猜讀法是指在學生了解課文的一部分知識后,根據(jù)常識及自己掌握的知識對下面的文章內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行合理猜測,并對證后文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通常建立在學生已掌握的知識點及能力上。
在文教學過程中,情景的設計是多種多樣的。但不管怎么設計,只要能根據(jù)課文內容切合學生實際及學生現(xiàn)有生活進行設計,我們就一定能夠提高課堂效率,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